

民企、就業、數字經濟…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3-06 09:38
- 訪問量:
民企、就業、數字經濟…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概要描述】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今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向中外媒體介紹了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大會會期7天半
郭衛民介紹,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將于3月4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11日下午閉幕,會期7天半。
大會主要議程是: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聽取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其他有關報告;審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政治決議等決議和報告;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
會議期間,將安排開幕會、閉幕會以及兩次大會發言,安排8次小組會議。開幕會、閉幕會將邀請外國駐華使節旁聽?,F在大會籌備工作已經全部準備就緒。
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在回答記者提問環節,郭衛民談及我國宏觀經濟形勢時表示,委員們普遍認為,2022年我國努力克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新冠疫情、自然災害等超預期因素的沖擊,保持了宏觀經濟大盤總體穩定,國民經濟頂住壓力再上新臺階,成績來之不易。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國際政治經濟局勢持續動蕩,主要經濟體政策調整的外溢效果不斷顯現,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在市場規模、產業體系、人力資源等方面具有雄厚基礎,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2023年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把穩增長放在首要位置,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委員們建議,要以實質性改革舉措改善預期,提振信心,重點把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各項任務盡快落到實處。要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恢復和擴大消費。要加強政策引導,推動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引導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小微企業和創新發展。要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轉型。委員們還圍繞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擴大居民消費等一系列具體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民營企業的舞臺將更加寬廣
在回答記者關于“如何提振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信心”的問題時,郭衛民表示,近年來在疫情的反復沖擊下,一些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加大,部分民營企業家處境困難。
“關于當前推動民營企業發展,有的委員建議,要進一步完善產權保護制度,落實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的產權保護制度。有的委員建議,發揮民企機制靈活、創新力強、決策高效等優勢,在一些重點行業和領域,放寬民營企業的市場準入。有的委員建議,要建立對民營企業無事不擾制度,要創新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模式,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還有的委員提出,在國家層面建立企業家榮譽制度,表彰包括民營企業家在內的優秀企業家。委員們提出的不少建議都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和采納。委員們表示,今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民營經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民營企業的舞臺將更加寬廣?!惫l民說。
為穩就業提供有力保障
針對如何促進就業,郭衛民談到,委員們認為今年就業總量壓力確實比較大,僅高校畢業生預計有1150多萬人。勞動者的技能素養與崗位需求存在落差,結構性的矛盾也比較突出,穩就業仍然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但同時,隨著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和穩經濟各項舉措的進一步落實,我國經濟將持續恢復,將為穩就業提供堅實支撐。各地各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舉措落地實施,也將為穩就業提供有力保障。
郭衛民介紹,關于如何促進就業,委員們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有的委員認為企業穩就業才能穩,企業壯大就業才能壯大,要把現有的企業維護好、發展好。也有的委員指出,要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在財政、稅收、社保等方面的扶持和優惠力度,保持和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有的委員認為,應加強對快遞、外賣、網約車等從業人員的權益保障,積極推動和引導新就業形態的發展。有的委員認為,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要創新工作思路和辦法,出臺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幫扶。有的委員指出,要大力宣傳引導社會更加重視技能的觀念,創造人盡其才的空間,使人才的成長和流動與國家的發展、社會需求更加契合。同時還有委員提出要加強對脫貧人員、農民工等重點人群的就業保障。
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
就數字經濟這一熱點,郭衛民表示,委員們認為數字技術對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對未來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郭衛民說:“我國數字經濟在關鍵元器件和工業軟件等核心技術上仍面臨著‘卡脖子’風險,必須抓緊補齊關鍵短版,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要加快數據流通市場化建設,用好用足數據資源;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主動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特征,既要防范安全風險,又要防范發展受阻的風險,把監管納入到法治框架之中;要加強安全體系建設,筑牢我國數字安全屏障。委員的很多建議都向政府有關部門報送,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建言咨政的同時,許多科技界和企業家委員積極投身實踐,致力于數字經濟研究和應用,推動數字技術賦能高質量發展?!?br/>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3-06 09:38
- 訪問量: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日期:2023-03-03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今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向中外媒體介紹了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大會會期7天半
郭衛民介紹,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將于3月4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11日下午閉幕,會期7天半。
大會主要議程是:聽取和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列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聽取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其他有關報告;審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政治決議等決議和報告;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
會議期間,將安排開幕會、閉幕會以及兩次大會發言,安排8次小組會議。開幕會、閉幕會將邀請外國駐華使節旁聽?,F在大會籌備工作已經全部準備就緒。
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在回答記者提問環節,郭衛民談及我國宏觀經濟形勢時表示,委員們普遍認為,2022年我國努力克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新冠疫情、自然災害等超預期因素的沖擊,保持了宏觀經濟大盤總體穩定,國民經濟頂住壓力再上新臺階,成績來之不易。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國際政治經濟局勢持續動蕩,主要經濟體政策調整的外溢效果不斷顯現,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在市場規模、產業體系、人力資源等方面具有雄厚基礎,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2023年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把穩增長放在首要位置,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委員們建議,要以實質性改革舉措改善預期,提振信心,重點把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各項任務盡快落到實處。要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加快恢復和擴大消費。要加強政策引導,推動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引導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小微企業和創新發展。要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轉型。委員們還圍繞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擴大居民消費等一系列具體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民營企業的舞臺將更加寬廣
在回答記者關于“如何提振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信心”的問題時,郭衛民表示,近年來在疫情的反復沖擊下,一些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經營壓力加大,部分民營企業家處境困難。
“關于當前推動民營企業發展,有的委員建議,要進一步完善產權保護制度,落實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的產權保護制度。有的委員建議,發揮民企機制靈活、創新力強、決策高效等優勢,在一些重點行業和領域,放寬民營企業的市場準入。有的委員建議,要建立對民營企業無事不擾制度,要創新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模式,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還有的委員提出,在國家層面建立企業家榮譽制度,表彰包括民營企業家在內的優秀企業家。委員們提出的不少建議都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和采納。委員們表示,今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民營經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民營企業的舞臺將更加寬廣。”郭衛民說。
為穩就業提供有力保障
針對如何促進就業,郭衛民談到,委員們認為今年就業總量壓力確實比較大,僅高校畢業生預計有1150多萬人。勞動者的技能素養與崗位需求存在落差,結構性的矛盾也比較突出,穩就業仍然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但同時,隨著防疫政策優化調整和穩經濟各項舉措的進一步落實,我國經濟將持續恢復,將為穩就業提供堅實支撐。各地各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舉措落地實施,也將為穩就業提供有力保障。
郭衛民介紹,關于如何促進就業,委員們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有的委員認為企業穩就業才能穩,企業壯大就業才能壯大,要把現有的企業維護好、發展好。也有的委員指出,要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在財政、稅收、社保等方面的扶持和優惠力度,保持和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有的委員認為,應加強對快遞、外賣、網約車等從業人員的權益保障,積極推動和引導新就業形態的發展。有的委員認為,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要創新工作思路和辦法,出臺切實有效的措施進行幫扶。有的委員指出,要大力宣傳引導社會更加重視技能的觀念,創造人盡其才的空間,使人才的成長和流動與國家的發展、社會需求更加契合。同時還有委員提出要加強對脫貧人員、農民工等重點人群的就業保障。
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
就數字經濟這一熱點,郭衛民表示,委員們認為數字技術對于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對未來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郭衛民說:“我國數字經濟在關鍵元器件和工業軟件等核心技術上仍面臨著‘卡脖子’風險,必須抓緊補齊關鍵短版,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要加快數據流通市場化建設,用好用足數據資源;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制造業融合,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主動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特征,既要防范安全風險,又要防范發展受阻的風險,把監管納入到法治框架之中;要加強安全體系建設,筑牢我國數字安全屏障。委員的很多建議都向政府有關部門報送,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建言咨政的同時,許多科技界和企業家委員積極投身實踐,致力于數字經濟研究和應用,推動數字技術賦能高質量發展。”
版權所有:哈爾濱均信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

本網站支持IPv6
黑ICP備05000618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哈爾濱